无论是个人利益还是公共利益,都需要有权力来保障。 就权力而言,我们个人的利益,私权和大众共同的利益,公权,是一个长期博弈的演变过程。让私权归个人,让公权归大众,无疑是一个理想的权力安排。然而,倘或我们个人无私权,公权也没有归大众,无疑是一个可悲的结局。 个人的利益,个人的权力,应有公权的保障。公权为公器,公权应当归大众,公权不能私有。把权力关住大众的笼子里去! 在一个群体,一个团队,甚至一个国家,难免有人因为权力在握,源于自利的本性,通过打压别人的利益,来满足自己的利益。 在国家层面,甚至出现了维护这些自私自利行为的政治,经济,文化制度安排。 一、君主制最早成为一个国家政治,经济,文化的垄断者 某些人掌握了国家权力,掌握了国家机器后,就成为天赋的,不可取代的。这些人成为天子,也许能够替天行道,在政治清明上,经济文化发展上作些事情,成为明君。然而,明一时,不代表能明一世;一个人能明一世而其家族能明千秋万代,那只能是天大的笑话。 这样的极端政治制度,已经被推翻的差不多了,剩下的君主以君主立宪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。 二、家族君主制退位后,政党资本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。 资本财阀成为新的政治,经济,文化垄断者。这个时候,资本财阀不再使用家族形式来实现国家的统治,而使用了政党统治。政党统治代替了家族统治,无疑是历史的进步。 在政治制度上,无论是一党还是多党,党法合一,还是以法治党,都要建立在公权保障私权的基础上。国家权力,国家机器必须能够保障全体国民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。这也是合符人性中的自利和他利的。 在经济制度上,资本的合法化,让私人经济成为现实,在保障个人经济自由上具有进步性。 三、出于对资本经济制度下经济危机的反醒,各国的国有经济,合作经济也得以广泛兴起,社会福利,反垄断法也得以部分实现。然而,人性中的自私自利行动并没有得到彻底根除和有效控制。 政治要进一步走向公有,经济要进一步走向公有,人性中的自私自利行动要进一步得到有效控制。公共文化和公共理论就成为必然。 所谓红色文化也好,共产理论也罢,不能是挂羊头卖狗肉,说一套,作一套。再好的东西,不落实,不实行,最后也是等于零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