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启辅助访问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0 / 2792

0

主题

0

帖子

2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2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7-6-15 21:35:53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一九七八年三中全会后,崖口村没有大包干到户。崖口村临近港澳,村中很多人有港、澳关系。在开放改革初期,很多人去了香港、澳门做工,有部分去做生意、开工厂。强者离开村庄,独自创业,留在村庄的大部分人,都是弱势群体。这些没有优裕社会关系的农民,他们家底薄、学历低,又无技术,长期跟共产党走共同富裕的道路,已习惯了集体的的生产、生存、生活模式,地方的党组织,不忍心把所有的责任田、各项任务强制分给他们,丢下他们不管。在这种情况下,村党支部当时(一九七九年)提出了全方位开放,实行一村两制,让村民自由选择,可以走市场经济道路(实际是让他们走资本主义道路),也可以留下来,继续走共同富裕道路。就是这样,他们把留下在村庄中的弱势农民组织起来,继续搞集体生产,采取的办法是保护弱者,按劳分配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逛了这么久,何不进去瞧瞧!

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